當管海波到達學校門口的時候,楊華和段小紅,已經(jīng)等他有一陣子了。
此時的楊華,口紅抹得很艷。
戴著一副墨鏡,頭上還有一頂蕾絲邊的花帽,看上去很是時尚。
反觀段小紅,就隨意了許多。
一身衣服干凈利落,踩著一雙普通的藍色帆布鞋。
怎么看,怎么有種鄰家妹妹的感覺。
“管老師,你怎么才來呀?”
“我和楊老師,都等你好半天了!”,以看見管海波,段小紅就忍不住跑到他的身邊,吐槽了一句。
在平日里,幾人的關系都很融洽。
外加上管海波和段小紅,都是比較年輕的教師。
因此,他們相處起來,自然沒有太多的束縛。
“呃……”
“楊老師、段老師,你們都來的這么早么?”,管海波聞言,木訥地拿出手機,看了一眼時間。
這才剛到北京時間,三點二十八分。
自己明明還提前了兩分鐘。
怎么到了段小紅的嘴里,就變得跟自己遲到了一樣?
他有些不理解,這些女人的心思,卻也不好多說什么。
然而,管海波在不經(jīng)意間。透露出來的眼神。卻完全出賣了,他內(nèi)心的想法。
“什么?”
“管老師,你就打兩分鐘的提前量嗎?”
“你就不會多準備點時間?”
“知道要去巴扎,我們心里激動?!?/p>
“想早一點出發(fā),不行???”,今天的段小紅,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。
她失去了,往日的安靜性格。
說起話來“叭叭叭”的,就像是一挺機關槍。
似乎不把管海波說服,就不肯罷休。
后者也知道,自己說不過對方。
只得低頭認輸,道:“好吧……”
“段老師,我下次一定注意!”
“我們也別耽誤時間了,先出發(fā)吧……”
“有什么話,放到路上再說!”
楊華點了點頭,不想在這件事上耽誤時間。
帶著兩人一起,走出了校園。
三人在學校門口,攔下了一輛出租車。
“師傅,去巴扎!”,楊華熟練地拉開車門,和段小紅先后鉆進了后排座位。
管海波作為男教師,則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,隨后習慣性地系上安全帶。
“你們要去巴扎路,還是巴扎?”,司機師傅是個維吾爾族的大漢,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話,問道。
“巴扎難道不在巴扎路上嗎?”,管海波有些好奇地問道。
按道理來講,一個地點、一條道路的起名,多半都會根據(jù)當?shù)氐奶厣珌砥稹?/p>
那條路上,如果沒有巴扎。
它為什么要叫巴扎路?
“巴扎路,是老巴扎在的地方。”
“不過,那里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沒有巴扎了,因為巴扎換地方了。”
“新的地方叫新巴扎!”,司機師傅解釋說道。
“去新的地方,看看新巴扎!”,管海波不愿在這個問題上,耽誤太久時間。
看了一眼車上的計價器,催促道:“那我們趕緊出發(fā)吧!”
“好的!”,司機師傅也不是個磨嘰的人。
只是說了一句:“大概需要十分鐘到。”
就一腳油門下去,發(fā)動了汽車。
請登錄
游客
評論 0 條評論
暫無評論記錄
暫無評論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