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小紅三人坐在車里,望著外面的景色,都沒有說話。
等到達目的地后,管海波搶先支付掉車費。
三人隨后下了車。
這邊的出租車車費,確實要比老家便宜不少。
起步價只有三塊錢,坐了近十分鐘,車費也才十元不到。
這樣的價格,房價管海波的老家,是根本無法想象的。
楊華帶著管海波二人,往大門的內(nèi)側(cè)走去。
僅僅走了幾十米,他們就找到了,巴扎所在的地方。
亦或者說,根本就不需要他們?nèi)ふ摇?/p>
只一眼,就發(fā)現(xiàn)了那邊,人山人海的景象。
“哇……”
“這里的巴扎,竟然有這么多人?”,段小紅情不自禁地感慨道。
她長這么大,還是頭一次見到,這般人頭攢動的情形。
密密麻麻的一片,看得她密集恐懼癥都犯了。
“巴扎里面人多,你們注意保護好自己的東西,尤其是手機。”
“另外,隨時跟緊我,免得丟了!”,楊華倒是頗有一副,“老大姐”的派頭。
在叮囑管海波二人幾句后,便帶頭走進了巴扎。
所謂的巴扎,其實就是以前的趕集市場。
這時的人數(shù),還遠沒有到達頂峰。
不過,卻也呈現(xiàn)出一派,難得的繁榮景象!
難聞!
這是管海波,對于巴扎的第一感覺。
人們身上的汗味,交織著各種家禽、牲畜的臭味。
讓管海波的眉頭,不禁皺了起來。
他的目光像是梭子一般,在兩邊打量著。
由于人們所說的,都不是普通話。
故而他也聽不懂,這些人到底在說些什么。
管海波只知道,道路兩邊的攤子上,貨品幾句涵蓋了大部分,人們的日常所需。
比如吃的,有巴旦木、核桃、大棗、葡萄干等等。
比如家禽,有雞、鴨、鵝等等。
比如牲畜,有綿羊、牛、驢,甚至還有小駱駝。
除此以外,還有賣衣服的、賣水果的、賣飲料的……
應(yīng)有盡有。
楊華走到一家水果攤邊,拿起了一瓶用小塑料瓶裝的紅色液體。
打開后,輕輕聞了一下味道。
問道:“老板,這個怎么賣?”
水果攤的老板,聽不懂普通話。
不過,他還是很容易通過動作,理解了楊華的意思。
把兩只手指交叉,比了個“十”字。
應(yīng)該是十塊錢一瓶的意思。
“行,我拿三瓶!”,楊華也不跟老板還價。
用手機掃描一旁的二維碼,在成功支付三十元后,拿了三瓶飲料。
遞給管海波和段小紅,一人一瓶。
道:“我聽以前來援疆的同事說過,這邊的石榴汁很好喝?!?/p>
“我聞了一下,應(yīng)該就是這個了!”
“據(jù)說每一瓶,都是手工榨出來的,很甜?!?/p>
“你們嘗嘗!”
管海波接過裝有紅色液體的塑料小瓶,也聞了一下。
確實充斥著,濃濃的石榴香味。
他嘗了一口,甜中帶著一點酸澀。
說實話,這玩意并沒有超市里,買的石榴汁飲料好喝。
不過,它勝在正宗,和原汁原味。
“這種飲料,我們嘗嘗就行了,不能多喝!”
“喝多了,容易拉肚子……”
請登錄
游客
評論 0 條評論
暫無評論記錄
暫無評論記錄